校园动态
记最美的教育在路上——齐鲁行阅历课程
发表日期:2018-04-17 来源: 作者:首师实验•风雨无阻
记最美的教育在路上——齐鲁行阅历课程
为了更好的学习贯彻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,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,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……”的要求,2018年4月12日至14日,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八年级三百余名师生在齐鲁大地上“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”,开展了以“寻中华文化之根,溯东方文明之源”为主题的阅历课程活动。
第一天
4月12日一大早,同学们便整装待发,前往北京南站坐上了开往曲阜的高铁列车。中午我校一行三百余人抵达了孔子的故里,到此来走访三孔,祭拜先师。首先,同学们来到了孔林,感受着孔姓家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,并在先师墓前庄严鞠躬。随后,同学们换上了汉服,“穿越”到了孔庙。随着祭孔仪式活动吹奏声的响起,孔庙的大门徐徐打开,钟鼓鸣响后,我校师生身穿汉服走到祭祀大殿前。首先教师代表们向先师孔圣人进献了花篮,以此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之情;随后,由德育处庄强主任依照古礼进行了祭祀并恭读祭文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校全体师生在孔庙祭祀大殿前,高声朗诵了孔子《论语》中的经典篇目,以此表达对孔子至圣先师的敬仰之情并将祭祀活动推向了高潮。
第二天
4月13日雨,上午八点,我校300余名师生聚集在泰山脚下——红门,决心徒步往返,问鼎泰山。从红门到南天门共十多公里,教师和学生们一起,一次一次忍住酸痛,互相帮助,不断坚持,不断超越自己。中天门,十八盘,南天门,最后终于站在玉皇顶上,体会了”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情怀,之前的艰辛与困难都抛之脑后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天天气十分恶劣,在攀登十八盘时,风雨交加,但是首师实验师生们,无惧风雨,创造了首师实验全部学生顺利登顶奇迹。底蕴深厚的泰山文化是值得让学生们学习和体验的,通过登顶泰山,学生们深刻体会了“泰山石敢当”的精神,强健了体魄,磨砺了心智,传递了正能量,培养了学生“敢为敢当、永不服输”的精神。
第三天
领略了三孔的深厚底蕴,体会了泰山的巍峨壮丽,研学第三日,我们踏上了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的泉城济南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用他的笔写下了《济南的冬天》,让我们得以从文中一窥冬日济南的清、静以及那种“温晴”。适值初春时节,我们来到了济南,春风十里,花开满地。同学们在大明湖畔徜徉,感受济南独特的春的味道;于趵突泉旁流连,体会自然的奇观。同学们身处其境地感受到了济南皆成图画的远山近水,楼台烟树。在这样一个草长莺飞的日子,除了美景之外,还需美文相伴。“角声催晓漏,曙色回牛斗。春意看花难,西风留旧寒。”南宋词人李清照在《菩萨蛮•归鸿声断残云碧》中这样描述初春的景色。此次研学中,师生们还有机会游览了李清照纪念馆,瞻仰了这位“千古第一才女”的风采,所有师生都陶醉在如诗如画的济南美景中,感受到了温婉之景,轻松与惬意围绕着所有人。
此次最美的教育在路上——齐鲁行阅历课程,旨在通过孔府、孔林、孔庙的参观学习,促进学生感悟儒学文化;通过攀登五岳之首的泰山,促进学生体验山岳文化;通过趵突泉、大明湖的参观考察, 促进学生浸润泉水文化。尊重生命,释放天性,传承文化,美化心灵。最美的教育在路上是此次课程的精髓所在,渗透于此次“阅历课程”的始终,“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”,润泽着孩子们在阅历中成长成才。
(德育处供稿,庄强撰稿,段梦桥、金春玉审阅,刘荣辉摄影,任磊技术支持)
Copyright©2016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| 花园校区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花园西区133号 邮编:100102 电话:8610 64745843 花西校区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西里105号 邮编:100102 电话:8610 64727530 西园校区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园四区428号邮编:100102 电话:8610 64702847 |
|
京ICP备05038995号 |